常思“佩茱萸”

  • 日期:2021年10月14日 09:12
  • 来源:行政审批局
  • 作者:
  • 关注:

“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”。在传统文化中,九为阳数之极,每年九月初九“两九相重”,故谓之“重阳”。同时,九与久同音,寓意“宜于长久”,历来为人所重视。在九九这天,古人们有佩戴茱萸祈求吉祥长久、避难消灾的习俗,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。党员干部当善于从传统节日中汲取自律修身之道,方能“九九归真”、行稳致远。

常佩“茱萸”,邪不可干。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。《淮南毕万术》记载:“井上宜种茱萸,茱萸叶落井中,饮此水无瘟疫,悬茱萸于屋内,鬼畏不入。”用现代科学来解释,茱萸之所以能“辟邪”,是因为它气味辛辣芳香,性温热,可以治寒驱毒。与之类似,党员干部在参与社会治理、行使权力的过程中,也时常需要直面“外邪”的侵扰。有的人在“邪气”的侵蚀和影响下,一步步缩小“防线”,最终“阵地”完全被占领,成为“提线木偶”,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,为人民群众所不齿。党员干部要想“鬼畏不入”,就要夯实信仰根基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时刻用党性这把标尺丈量自身,时刻在心门悬几株“茱萸”,用内在定力守护好为官用权之责,让正气常驻于胸,做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

常佩“茱萸”,心知敬畏。“九日重阳节,三秋季月残。菊花催晚气,萸房辟早寒。”重阳一过,秋寒即至,冬天也将加速到来。由此可知,“佩茱萸”是古人体察节气转换,防范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,既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,更体现了对人类自身的自知之明。知敬畏,才能存戒惧、守底线。纵观一些落马官员的前车之鉴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知敬畏,“胆子太大”造成的。有的自诩“艺高人胆大”,单方面认为自己是“金刚不坏之身”,什么水都敢趟、什么洞都敢钻;有的不守本分,把“班长”当家长做,把“公家”当自家管,什么事都敢定、什么规都敢破。党员干部要有常佩“茱萸”的自觉,知道贪欲之害,不存非分之想,敬畏组织、敬畏权力、敬畏人民、敬畏法纪,安守本职、知责尽责,甘当党的“一块砖”、革命的“螺丝钉”。

常佩“茱萸”,独擅其名。“万物庆西成,茱萸独擅名。”茱萸除了其药用价值,一些品种如山茱萸等,因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、氨基酸、多种糖、有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奉为滋补上品。这充分说明,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于民有利者,自然会得到民众的爱戴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“干部好不好,百姓说了算”“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,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事,人民群众就惦记他、信任他、支持他”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就要向“茱萸”看齐,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检验标准,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不能只盯着上面“察言观色”,而要看民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,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,算好民心和事业这本大账。

上一条:党的第一所党校
下一条:565net必赢官方网投资促进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
关闭

Baidu
sogou